
分享到各大社区
通知公告/2023-05-05
戴庆课题组观测到极化激元反向切伦科夫辐射
研究团队在天然氧化钼I型双曲频带上观测到声子极化激元的反向切伦科夫辐射。研究发现,通过改变带电粒子的运动方向,可以不对称地重塑反向切伦科夫辐射的分布。此外,通过原子制造技术构筑氧化钼和六方氮化硼范德华异质结,能够进一步提高反向切伦科夫辐射的辐射角度和品质因子。因此,这项研究在光电集成回路中片上光源的应用方面有着重要意义,并为解决光频段反向切伦科夫辐射高效激发的难题提供了新思路。
通知公告/2023-02-18
戴庆研究员荣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
2月17日,何梁何利基金2021和2022年度颁奖大会在北京举行,2021和2022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奖共授予112名杰出科技工作者。国家纳米科学中心戴庆研究员荣获2022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
通知公告/2023-02-10
戴庆课题组实现极化激元“晶体管”,显著提升纳米尺度光操控能力
纳米尺度的光电融合是未来高性能信息器件的重要发展路线。如何在微纳甚至原子尺度对光进行精准操控是其中的关键的科学问题。中国科学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研究员戴庆研究团队率先提出利用极化激元作为光电互联媒介的新思路,充分发挥它对光的高压缩和易调控优势,不仅有望实现高效光电互联,而且可以提供额外的信息处理能力,从而进一步提升光电融合系统的性能。
通知公告/2023-01-11
戴庆研究员团队成果入选“2022 中国光学领域十大社会影响力事件”
1月10日,“2022 中国光学领域十大社会影响力事件(Light10)”年度榜单出炉。其中,国家纳米科学中心戴庆研究员团队与合作者实现纳米尺度光操控,入围榜单。该研究大幅提高了光子的精确操控水平,为设计亚波长纳米光学器件和进一步实现片上光电互联功能提供了重要基础。
通知公告/2022-04-02
祝贺课题组在悬空石墨烯的中红外等离激元研究取得新进展
近期,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的戴庆研究团队和西班牙光子科学研究所(ICFO)的Javier García de Abajo教授、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刘梦昆教授、芬兰阿尔托大学孙志培教授、中科院物理所陈佳宁研究员和西班牙Oviedo 大学的Pablo Alonso-González教授等团队合作,进一步在悬空石墨烯结构获得高质量的本征等离激元,解决了基底引入的额外损耗和限制调控等问题。
学术活动/2021-04-27
课题组与北大合作成果荣获“2020中国光学十大进展”奖
“中国光学十大进展”评选活动由中国激光杂志社发起,至今已成功举办15届,旨在促进中国优秀光学研究成果的广泛传播,推动中国光学事业的发展。
学术活动/2021-04-25
中科院纳米光子材料与器件重点实验室(筹) 第2 期学术会议顺利召开
4月13日,应中国科学院纳米光子材料与器件重点实验室(筹)邀请,南开大学孔祥天副教授和北京理工大学王冲特别研究员来中心作学术报告。
学术活动/2021-04-25
中科院纳米光子材料与器件重点实验室(筹) 第1期学术会议顺利召开
1月15日,应中国科学院纳米光子材料与器件重点实验室(筹)邀请,西班牙光子科学研究所(ICFO Institute of Photonic Sciences | Barcelona, Spain)Javier Garcia de Abajo教授进行线上报告。
学术活动/2020-11-24
中国科学院科技服务网络计划(STS)项目“糖尿病无创检测系统与产业化”结题验收
我课题组承担的中国科学院科技服务网络计划(STS)项目“糖尿病无创检测系统与产业化”通过验收会上专家评审与讨论,完成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