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庆,中科院特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曾获第十五届中国青年科技奖和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现任美国光学学会会士、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第三国家科学院青年通讯会士......

课题组建于2013年,隶属于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纳米标准与检测实验室,是一支年轻、充满活力的科研创新团队,由3名研究员、1名副研究员、1名高级工程师、1名助理研究员、3名工程师以及多名博士生、硕士生、联合培养学生构成。在课题组长戴庆研究员的带领下,先后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重大仪器装备项目、面上项目、科技部973项目、中科院对外合作项目等多项国内与国际合作项目。主要研究方向为:1、石墨烯等离激元性质及相关二维纳米材料及异质结构的微纳光......
Grind precincts and explain precincts for the people
基于纳米材料的场发射冷阴极X射线源是近几年出现的,被认为是可以取代热阴极技术的具有革命性的新型X射线源技术,具有高空间分辨、高时间分辨、低功耗且易于集成等诸多优势。
石墨烯等离激元具有高的压缩比和极大的局域光场增强,并且具有电学可调性(从太赫兹到中红外频段可调)。但是由于石墨烯的单原子层二维结构(每一个原子都处于表面态)
石英晶体微天平(Quart Crystal Microbalance, QCM)是一种非常灵敏的质量检测仪器,利用了石英晶体谐振器的压电特性,将石英晶振电极表面质量变化转化为石英晶体振
1月10日,“2022 中国光学领域十大社会影响力事件(Light10)”年度榜单出炉。其中,国家纳米科学中心戴庆研究员团队与合作者实现纳米尺度光操控,入围榜单。该研究大幅提高了光子的精确操控水平,为设计亚波长纳米光学器件和进一步实现片上光电互联功能提供了重要基础。
近期,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的戴庆研究团队和西班牙光子科学研究所(ICFO)的Javier García de Abajo教授、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刘梦昆教授、芬兰阿尔托大学孙志培教授、中科院物理所陈佳宁研究员和西班牙Oviedo 大学的Pablo Alonso-González教授等团队合作,进一步在悬空石墨烯结构获得高质量的本征等离激元,解决了基底引入的额外损耗和限制调控等问题。
“中国光学十大进展”评选活动由中国激光杂志社发起,至今已成功举办15届,旨在促进中国优秀光学研究成果的广泛传播,推动中国光学事业的发展。